English

赠书史话

2001-02-20 来源:生活时报  我有话说

写书就要赠书,很多写书的人都有一段赠书的历史,有快乐,有烦恼,也有写成文章表达自己错综复杂的赠书心情的。我从20世纪50年代出版第一本书时就开始赠书,20世纪80年代又因连年出书,赠书日多,渐渐形成人生历史中的一条支流。这条支流流淌了几十年,也就冲刷出人生历史中的痕迹,弯弯曲曲,千姿百态,很有值得回味之处。

1957年,我的第一本书——《北洋军阀史略》正式出版,很感兴奋,用了1/20的稿费买了100本书,送老师,送同事,送朋友,送图书馆。在书送完之后,有位朋友提醒我要送领导,给人一种好印象。好在书价很低,又买了几本补送一下。当年的领导还很正直,不以不送为忤,送去时还十分客气道谢,真诚地讲些勉励的话。一本书换来温暖,也很值得。

20世纪80年代,我因像王宝钏寒窑18年似地投闲置散而能潜心著述,所以连年都有书出,有时一年出两三本,赠书问题便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,远远超出第一次赠书范围,但因为多是学术性的书,许多人不感兴趣,所以赠书名单所增不多,而且都是自己应该送的人。20世纪90年代,因为出了数种随笔集,读者面相应扩大,从主动赠书走向被动赠书。回顾我的赠书史,大致可分为两类。

一种是情愿赠书:数十年故交,甚至是总角交,或牛棚难友,彼此相知,或面赠,或邮寄,书报平安,非赠不可;门人弟子,甚或为小门生,长年问业,能解我心,赠书以传薪火;同为写友,声应气求,以书易书,奇文互赏,此所谓德不孤必有邻;相识之书刊编辑、记者,为我辟地登台,沟通社会,报之以书,理所应当;著名大图书馆,各赠一册,以期藏之“名山”,传之后世;尤以诚心读我书者,赠书固所愿也,有一按摩医者,喜读我文,乃赠书一册,从此每值临床施诊,必就我文逐篇交谈,论其所见,或相质疑,其真诚令人感动,高山流水,知音难得,每成一书,必相赠以酬。

另一种是不情愿赠书:有素不相识者,寄其所著与我毫无涉及之作一册,而指名索书,心虽不愿,但礼尚往来不得不投桃报李。有寄我书以求签名者,附函略致仰慕之意,并望能见赠所著,虽语似真诚,但实情难料,无奈之余,检寄一二,以免横议。甚者有以收集图书建立图书馆以普及文化,启迪民智为名以求赠书者,并在信尾声称如不赠书,亦请函复“来信收到”等语,意含胁迫,不敢不送,非所愿也。更有于我友处见我所著,乃向我友辗转相索,并以书价过昂,无力购书为辞,此为当世实情,设人人若此,我将购书几何,方能餍人所求,碍于友情,不得不赠。亦有不情愿而拒赠者,有一早年学生,现已跻登高位,偶于会议相晤,承问及“先生新著问世,何不见赠?”我不愿奔兢权门,以书自炫,乃笑答称:“君既出有车,又有随行秘书,书可赠,只闻来取,未闻往送!”彼笑允不日来取,我贮书以待,迄今未见光顾,始悟彼不过作一官场套语,而我之不愿相赠实为正道。

写书赠书,本为书生情理之常,广结善缘,亦为人生一大乐事。初期赠书,购书百本,所费不过稿费1/20,今则不然,购书百册,稿费几近覆没。是赠书固不得不有所权衡矣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